
自國家能源局發布《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標志著2019年光伏補貼工作開始進入申報階段。
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發布了具體的競價細則,從內容上看,省級的細則內容更多,要求更嚴格。所以在申報項目時,各方面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要求。
競價項目包括普通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普通光伏電站體量大,總體收益高,但競爭會相當激烈,省一級限制多,最終申報的電價估計會接近平價上網的電價,因此一般的安裝商申請難度大。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體量小,省一級限制相對少,還可選擇全額上網和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兩種方式,工商業電價相對較高,因此對于中小安裝商來說,可操作性高。那么,如何申報合適電價,能讓投資方收益最大化。
要想得到補貼,目前須通過兩關,一是通過省一級資料審核,二是通過全國競價排隊,由于各省的具體情況不一樣,要注意以下幾點:
01.本省的消納能力?
?
02.電價因數不是最重要的?
按照能源局的規定,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按要求審核匯總后向國家能源局報送申報補貼項目及預期投產時間、上網電價等。普通光伏電站須提供接網消納、土地落實的支持文件,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須提供土地(場地)落實的支持文件。
03.全額上網和自發自用哪個好
工商業電站上網方式,投資方可以有選擇,各有各的好處,全額上網是投資方直接和電網公司打交道,電費有保障,但電價較低;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收益較高,但自用的電費要向業主去收,如果投資方和業主不是同一個,收入沒有絕對保障,但如果是業主自已投資的項目,還是建議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方式。
可以看到,競價項目的操作比較復雜,投資需要從多重角度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