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最近公布2020年光伏平價上網項目清單,此類項目總裝機大幅增加到3300萬千瓦以上,超過2019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大增,意味著光伏發電成本顯著下降,競爭力明顯提升。
光伏發電消納問題待解
光伏平價上網項目雖然沒有補貼,但其實有政策支持。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要求電網企業確保平價項目優先發電和全額保障性收購,同時與項目單位簽訂不少于20年的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為什么要有這樣的政策優惠?這是因為光伏發電一直存在消納問題。即使同樣執行標桿電價,光伏發電由于波動較大,很難獲得電網青睞。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現在,市場中很多電廠不再執行標桿價格,大家都是競價,電網拿到的電價比標桿電價還要低。所以從電網的角度來說,既然能拿到更便宜的火電,電的質量也比較好,為什么要用可再生能源。”
專家:可遠距離輸電
通過市場化消納一些專家指出,從目前的技術特點和成本來看,光伏發電要想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消納,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選址要靠近大的電力負荷中心,對夏季負荷是非常對路的。如果陰天,空調負荷下來了,光伏可以少發電;如果晴天比較熱,光伏可以多發電,抵消空調帶來的尖峰負荷。所以安排合理,和負荷中心離得近,就有很多優勢可以利用。”而從現實來看,用電負荷中心一般是一線城市和制造業中心城市,這些地方用地緊張,大規模建設光伏電站幾乎不可能。同時,我國光照條件較好的地方又集中在西部地區,遠離消納中心。京能清潔能源電力總經理張鳳陽認為,這種矛盾要靠遠距離輸電解決。張鳳陽說:“這個問題的解決,不能單單靠發電企業自己去解決,要靠將來建立一些大的跨地區的輸送線路,本地消納不了,可以輸送到遠端市場。”
難題:調峰電站的建設
為了促進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近年來,我國開始重視調峰電站建設。通過在光伏電站周圍,乃至整個電網內布局或改造水電、煤電、天然氣發電項目,增加電網調峰能力。不過目前,我國這種靈活性電源比重只占總裝機的6%,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區更是不到3%,遠遠低于理想水平。調峰問題不解決,光伏發電消納還是要靠政策。調峰電站建設的難點在于投資較大,并且缺乏穩定收益預期,傳統發電企業和新能源企業積極性都不高。韓曉平建議開展跨企業的組合。韓曉平表示:“因為一個發電公司可能在一個區域里,只有一個火電站或者一個水電站,可能比較孤立。如果我們能把組合做好,不管是哪家公司,都能共同參與清潔能源的生產和配置,讓這些電都能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就可以形成一個多贏的局面。”
清潔能源運用成為大勢所趨
總體上,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占比逐步提升是大勢所趨。周大地認為,與傳統電廠相比,新能源布局分散,單個項目裝機規模較小,電網企業也要主動調整,適應新能源發展特點,為消納創造條件。周大地說:“每一個可再生能源電廠不可能是幾百萬千瓦這么高,所以電網還要慢慢適應新的發電電源的條件,慢慢改變,包括儲能、電網的調度、鼓勵用端和發端之間的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