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升級誰起誰落?
雙面組件逐步成為主流會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型,逆變器、支架、安裝方式發生變化,相應測試與設計工作將進一步完善。
隨著光伏組件成本進一步下降,鋁邊框這些原本被忽略的成本顯得“扎眼”,可能會被新的技術或工藝取代,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采用包邊方法。
目前新型組件尤其是疊瓦組件和MWT組件,都采用了去焊帶化得設計,除了使組件擁有更高功率之外,還能解決焊帶造成的許多性能“短板”,所以在未來焊帶市場將逐步萎縮,但據Solarbe采訪的焊帶企業表示,他們也已準備好了替代技術。
疊瓦組件可并聯設計的特性使其天然成為一款智能組件,可能會削弱功率優化器的價值。這項技術2008年起由美國國家半導體率先在業內推廣,但一直受困于成本較高,現在如果組件通過設計本身完成智能化改造,許多研發企業可能受損。
明年72片組件將有更多玩家步入400W時代,一些先進技術配合大硅片技術,甚至將達到500W。
更先進的光伏系統將在2019年得到推廣
1500V技術在國外已經非常普遍,有望在中國得到推廣。
隨著組件越來越便宜,超配成為“標配”。
大片組件的運輸安裝問題解決,更節省土地支架和線纜的72片組件可能增多比重。
相應的逆變器和新的解決方案將投放市場。
從智能化電站向自動化電站邁進,未來電站的機器人施工和機器人清洗將推廣開來。
配合清洗和超配等技術,光伏發電能力更強,發電曲線更加平穩。
小結:制造領先,系統落后反應出了很多問題:王斯成老師和一些光伏零部件廠商多次呼吁產業升級但仍然收效甚微,業主相關負責人或某些設計部門的不專業以及官本位思想,同時業內對于成本過分壓榨,各環節利潤微薄,導致許多設計院根本沒有熱情去提升設計水平。

長期以來,我們的系統技術被德國和日本領先,現在印度市場都已經趕超我們,值得光伏投資企業反思。
技術路線給企業帶來選擇壓力越來越大
去年在做2018年預測的時候,雖然沒有想到“531”:,但已經指出行業開始進行新一輪的產業技術競爭,將更加兇險。但今年智新研究院觀測到:行業的技術路線進一步細分,競爭加劇。
從晶硅薄膜之爭到單多晶之爭,再到PERC電池和HIT,P型和N型的技術競爭,現在則細分到了同一種技術路線如PERC電池之間的不同生產工藝的競爭。在當前光伏利潤率極低的情況下,許多企業都在走高空鋼絲。

從這個層面來看,今明兩年的研發工作一方面在穩步推進,而從另外一方面看,某些地方是倒退的。新技術可能更難冒頭。企業如果技術路線選錯,未來三到五年很難翻身。所以也可以說,明年一戰奠定未來五年基業。
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的建議是隨大溜,至少不會錯,行業一起轉型,因為沒有哪個企業可以快速的通過一項新技術,迅速的占領每年百GW以上的市場,緩沖余地比較大。
海外實現平價 帶來新商業模式和定價機制
許多人都知道,國內雖然尚有一段距離,但國外已經在絕大多數地區實現了平價。但同樣許多業內人士沒有意識到,平價市場帶來的是全新的商業機制。
如果2019年沒有大的價格震蕩,我們對光伏產品價格企穩表示有信心。這是因為在海外平價市場,價格并不是剛性的由政策決定,而是根據市場自行調節。
歐美日高端市場的價格將有望堅挺甚至略微走高,這部分市場可能成為明年光伏產業最主要的利潤來源,這部分利潤將被少數高端制造企業獲取。
中國制造向中國標準邁進
砥礪十余年,中國光伏制造終于全球領先,國外客戶對中國光伏產品的質量認可之外,對于新的技術接受速度也快了很多。

但中國在標準方面仍然缺乏話語權,此前已經出現過符合歐洲標準的背板在西北地區水土不服的情況。而隨著中國制造、中國裝機規模雙雙領先,中國光伏產業也在尋求在標準方面的話語權,明年相關工作有望得以推動。
光伏產業半導體化
十余年前,光伏產業的許多標準都是半導體產業拿過來降級使用,但時至今日,無論是更高效的光伏電池,還是跟先進的生產工藝,從光伏材料、光伏設備以及車間環境和工藝流程上,光伏產業又在向半導體行業“回歸”。可以預見,未來可能會有新的一大批半導體人才加入光伏產業。
國產設備提升
國產設備水平將進一步提升,但與此同時產業也在不斷升級,對精密度和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結果如何取決于多種因素,因此國產設備是否能夠超越國外設備仍然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國產設備逐步成熟首先帶來的紅利就是國外設備價格下降。
整個光伏產業仍潛藏風險
看美國的許多百年企業的發展經歷,大部分都是幾次大的方向轉折。但在光伏產業,由于利潤率不高和債務困擾,企業靈活度極低。沒有足夠的利潤,科研不允許存在“浪費”,光伏企業都在被迫走一條筆直的道路,我們的企業可能走得很遠,但不容易探索到許多可以抗擊風險的技術儲備。

如果有一天,一項顛覆性技術像改變焊帶、改變鋁邊框那樣改變整個光伏產業的時候,有多少企業能夠轉型成功?
總結
企業家在做決策時必須更動態的看待問題
超配、鋁邊框、焊帶這些環節的變化其實并不是由于自身有了多么大的改進或衰落,而是由于其它領域、其他技術影響,新技術的在考慮技術領先時,也要考慮規模,如果一項技術未來三年能夠超越現在技術,那么在投資的時候還要考慮這項技術有多少企業一起把規模做大,是否能夠奠定再下個五年的市場?
正如5G會帶來新的生態一樣,光伏的新技術、新商業模式達到相關的閾值后,會誕生新的變化。這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系統性的了解電站的方方面面,只盯著財務模型,什么的是做不出太好的電站的,因為財務模型都在發生變化。
墨守的應該是價值取向,而應打破的則是一成不變的所謂“常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