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彭博社新能源財經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產能的全球投資達到2.6萬億美元,其中安裝的太陽能發電容量將超過任何其他發電技術。
根據聯合國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之前發布的2019年可再生能源投資全球趨勢報告,這項投資將可再生能源產能(不包括大型水電)容量從2009年底的414吉瓦增加至1650吉瓦(截止今年底)。
過去十年,太陽能電力投資占據半壁江山,總計1.3萬億美元。太陽能裝機容量從2010年的25吉瓦將增至663吉瓦(截至今年底),足以滿足美國近1億戶家庭的年度用電需求。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電力結構比例達到12.9%,較之上一年度的11.6%有明顯提升。同時,這還減少了20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2018年,電力領域總排放量為137億噸。
包括所有主要發電技術(化石和零碳)在內,十年將安裝凈裝機容量為2,366吉瓦,其中太陽能占最大的單一份額(663吉瓦),煤炭占第二位(529吉瓦),其次是風能(487吉瓦),天然氣(438吉瓦)。
十年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競爭力也急劇上升。自2009年以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平均電力成本(一種能夠持續比較不同發電方式的措施)下降了81%,陸上風電下降了46%。
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2729億美元。雖然這比上一年下降了12%,但2018年是連續第九年產能投資超過2000億美元,連續第五年超過2500億美元。這也是全球煤炭和燃氣發電能力投資總量的三倍。
盡管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資本成本持續下降,政策變化影響了下半年在中國的投資,但2018年仍然表現搶眼:完成了創紀錄的167吉瓦新的可再生能源容量,高于2017年的160吉瓦。
就國家和地區而言,中國仍然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在過去十年中一直是可再生能源產能的最大投資者,2010年至2019年上半年已承諾投入7580億美元,美國位居第二,3560億美元,日本第三,達到2020億美元。
雖然中國仍是2018年最大的單一投資者,但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正在不斷擴大,其中29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均超過10億美元,而2017年是25個。
